一、實木拚版工藝流程
實木拚板易出現諸如翹曲、變形、開裂等質量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實木拚板質量不穩定的主要因素,總結提高拚板穩定性的方法,以此來解決實木拚板翹曲變形等質量問題。二、實木拚板常見的質量問題
我國目前尚無相應的實木拚板標準,大部分企業和用戶多關注實木拚板的外觀,而對表麵翹曲變形、膠層開裂、指榫脫落斷裂等質量問題缺乏檢驗標準和管理方法。不少企業往往采用簡單的修補方式來遮掩,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木拚板行業的發展。因此,探討如何保證形狀穩定、減小變形等是提升實木拚板質量的關鍵所。
三、影響實木拚板尺寸穩定性的因素1、木材因素木材在沒有外力作用下會發生開裂變形,主要是由於木材內部存在內應力所造成的。實木拚板中的內應力除了木材單元本身的內應力外,還有木材單元之間的應力——拚板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而這些又與材料的密度、含水率、表麵粗糙度、拚接方式、膠種、塗膠量、膠合壓力以及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等相關。
2、塗膠量
當塗膠量過低時,會出現缺膠和膠黏劑分布不均勻等現象;當塗膠量過高時,膠層過厚,膠層固化時體積收縮會產生內應力又會破壞膠黏劑的內聚力,降低膠合強度。
3、膠合壓力
加壓有利於膠液充分滲透,使膠液與木材活性分子結合,形成均一的膠膜。但不合適的壓力又易使膠液擠出,產生缺膠、透膠
現象,同時較大的壓力會使材料變形嚴重而形成更大的應力。由此可見,消除材料的內應力,提高實木拚板的尺寸穩定性可以從原材料和工藝等方麵入手。
基於上述原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配料、含水率控製、塗膠量和膠合壓力等方麵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實木拚板質量。通過前期研究,發現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進:
1、合理配料製作實木拚板時,應該盡量采用同一樹種或者氣幹密度差不超過0.2g/cm³的木材,盡量避免密度和收縮率相差大的木材,這樣可減小板材的內應力。由於木材是各向異性的材料,且徑向吸濕變形比弦向小,因此在拚接時相鄰窄板條的弦、徑向的紋理要進行合理的搭配,避免出現過多的弦向材。
2、控製含水率
在對實木窄板進行拚板前,應該根據產品使用地的含水率來控製其最終含水率。有研究表明木材含水率控製在5%~10%時,膠合強度高,同時要特別注意相鄰的拚板窄條的含水率差不宜太大。一般來說,將木材含水率偏差控製在2%以內,可以有效地減少木材的幹縮應力。3、使用合適的塗膠量在膠黏劑固化的過程中,膠合層會產生收縮和內應力而導致膠合強度降低,且塗膠量越大所產生的內應力越明顯。一般來說,可將單麵塗膠量控製在180~300g/㎡以內,而雙麵塗膠的每麵在140~220g/㎡以內較合適。
4、采取合理的膠合壓力有研究顯示,硬質木材的拚板膠合壓力應控製在10~15kg/c㎡左右,而軟質木材膠合壓力應控製在5~10kg/c㎡左右。同時,為了防止實木窄板在膠合時出現翹起或隆起,常在膠合方向的側麵施加0.1~0.2MPa的壓力。"